• Hi,欢迎来到中国电热行业网!|
  • |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热百科 » 企业管理 » 正文
能够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的“六方面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31  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胡新欣  浏览次数:317

    改革开放以来,是什么力量在持续不断地推动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迈上新的台阶?从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20多年的实践看,我国企业筚路蓝缕,后来居上,是六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一方面力量:企业,主导者是企业家,以及以企业家精神武装起来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他创新推动力量,都是为企业服务的。无论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企业都是实践的主体,投资的主体,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管理科学史上所有新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工具,都来自企业实践。离开企业,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政策设计、学术研究、宣传活动等等,都将失去源泉和活力。

  第二方面力量: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和某些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各级政府在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们要清楚,计划经济时代和当今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在推动企业创新时的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自上而下地、层层推动式地要求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那个时候的企业几乎清一色都是国企,“婆婆”多而全,一个红头文件下去,所有企业可以齐步走。现在不同了,哪个政府部门有本事把红头文件下发到所有企业?所以现在政府管企业的角色定位要修正,手段、方法也要改变。主要责任是:要像支持科技创新那样,在政策上全力支持企业管理创新,有关部门要制定与五年规划相配套的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分阶段地提出企业管理提升的目标、任务,奖励在管理创新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企业和企业家,支持、鼓励管理界开展管理领域软科学研究,组织创新成果的推广与交流等等。总之,现阶段政府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第三方面力量:学术机构,主要是以商学院为代表的管理科学的研究和传播机构,也包括其他管理学领域的科研院所。商学院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它们的学术使命有两项,一是将企业实践的经验提升为理论,二是将理论通过教育、传授的方式又普及到实践。管理科学学派林立、各领风骚,伴随企业兴衰走过了一百多年,创新是它的原动力。

  第四方面力量:咨询机构,主要是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与商科教育分离,成为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一支独立的力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是20世纪中叶之后的事。它反映了市场经济充分成熟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对管理科学的切实需求和充分信任。当时企业领导人已经认识到,管企业是很专业的事,需要很专业的人用很专业的方法才能做好。但是把商学院的教授请到企业来讲理论,未必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于是就出现了一批人,首先是大学教授,以管理学体系作为基本依据,着眼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现实难题,为企业出谋划策。他们用专业化的管理工具、方法, 给企业制定很实用的制度、标准、流程体系,将管理科学变成企业看得见、用得上、见实效的学问,实现了从学术象牙塔到工厂、车间、岗位的实践转型。管理咨询在理论和实践的两岸搭建了一座便捷的桥梁,不但促成了管理科学的大普及,而且大大加速了企业成长进程。在我国,管理咨询行业还处于起步中,除少数咨询机构已经获得企业认同外,大部分咨询企业还比较弱小,“七八个人,十来条枪”,缺乏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企业对管理咨询也有个认识过程。当企业可以用机遇性的办法赚到钱的时候,管理科学就难以发挥更大作用,只有在完全市场竞争环境下,规规矩矩做企业,管理科学才有用武之地。这个时候,管理咨询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第五方面力量:媒体,主要是财经媒体。“新闻记者一支笔,赛过三千毛瑟枪”,更何况我们现在不仅有笔,还有网络,还有微博等等威力无比的新媒体。财经媒体可以发布企业信息,报道企业典型,搭建交流平台,推广创新经验,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扬帆远航的船,那媒体就是吹动船帆的风。风无形而威力巨大,企业必须学会借媒体之风,让自己的船行得更快。

  第六方面力量:社团组织,主要是定位于为企业服务的行业协会和各类企业组织。中国的企业组织和行业协会有三大优势:一是和政府联系比较紧密,因为它们之中的很多就是政府机构或者事业单位转型过来的;二是和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离开企业它们就无法生存;三是和学界联系比较紧密,能够凝聚一批专家、学者。这些优势决定了,社团组织有可能通过搭建平台的方式,把上述五种力量聚到一起,来谋求推动企业管理创新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30多年来,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其他企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上述六方面力量,核心是企业,其他五种力量都是为企业服务的,它们形成“1+5”的结构关系。当代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仅靠任何单一的力量都无法独立地完成企业管理创新的全部任务。必须在“1+5”的框架内,六种力量相向而为,协同工作,才能构成完整的企业创新体系。现在的问题是,既然六方面力量都在参与企业创新活动,那么他们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机制,使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走上良性和常态化的轨道?这是时代给我国管理界出的考题,我们必须认真回答。从这些年的经验来看,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应该是,政府倡导、支持作为后盾,由社团组织(或学界、媒体、咨询机构均可)建立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的特定平台,广泛吸收管理专家、财经媒体参与,通过科学安排的组织方式和工作程序,调动五种力量的积极性,与企业的管理提升实践形成良性互动。这种“1+5”的创新机制和工作模式,对企业来说,是知识经济时代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具体体现;对政府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越位、不缺位”为企业服务的可行路径;对于社团组织、商学院、咨询机构、财经媒体来说,是和企业建立共生共赢关系、各方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
 
0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电热行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电热行业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电热行业网(www.zgdrhyw.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中国电热行业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该作品使用时,其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应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网刊登的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所产生的风险自行承担。
4.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内容、版权、肖像、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及问题,并非本网故意为之,请立即通知本网,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电话:18855608198 QQ:188665198
6.如果您有电热行业方面的文章,欢迎给我们投稿。可将稿件用word文档方式直接发至邮箱(hwd5198@sina.com)主题注明“投稿”也可直接联系投稿。

0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关闭×关闭×关闭
×关闭×关闭×关闭